征三国攻略,奋威将军,讨逆将军,征西将军,他们的级别和地位怎么区分?

用户投稿 202 0
奋威将军,讨逆将军,征西将军,他们的级别和地位怎么区分?

征西将军>奋威将军>讨逆将军 奋威将军,将军名号。

西汉置,为杂号将军。三国魏、两晋,南朝宋沿置,皆四品。南朝宋与建威,振威、扬威、广威将军合称五威将军。北魏从四品。讨逆将军,东汉杂号将军之一。曹魏沿置,第五品。孙策曾为讨逆将军。《三国志·孙破虏讨逆传》载:“时袁术僭号,(孙)策以书责而绝之。曹公表策为讨逆将军,封为吴侯。” 征西将军:官名,东汉置,因西进征赤眉军而得名。曹操《让县自明本志令》中有”欲为国家讨贼立功,欲望封侯作征西将军“。三国时沿用。统领雍、凉二州,屯驻长安。大将军中有征西大将军,三国时魏及蜀之征西将军中以资深者为征西大将军。吴亦置。三国时期,按级别各朝常设的中朝将军有大将军、骠骑将军、车骑将军、卫将军、征(东南西北)将军、镇(东南西北)将军、安(东南西北)将军、平(东南西北)将军、前将军、后将军、左将军及右将军等。骠、车、卫及诸征、镇将军资深者可进号为大将军。如骠骑大将军、卫大将军、征北大将军,镇西大将军。

三国武将等级大划分?

)第一品

大将军:夏侯淳、曹仁、曹真、司马懿、曹宇、曹爽、司马师、司马昭曾先后为之。

 征三国攻略,奋威将军,讨逆将军,征西将军,他们的级别和地位怎么区分?

2)第二品

骠骑将军:曹洪、司马懿、曹真、赵俨、刘放、孙资、王昶、司马望、石苞、甄阳。

车骑将军:曹仁、张郃、黄权、王凌、郭淮、孙壹、胡遵、陈骞。

卫将军:曹洪、曹瑜、曹肇、孙资、司马师、司马昭、胡遵、司马望、司马攸。

中军大将军:曹真。

上军大将军:曹真。

镇军大将军:陈群、甄息。

抚军大将军:司马懿、司马师、司马炎。

南中大将军:吕兴。

辅国大将军:甄温。

二品将军还有四征(征南、征东、征西、征北)、四镇(镇南、镇东、镇西、镇北)将军。

3)第三品

领军将军、四安将军(安南、安东、安西、安北)、四平将军(平南、平东、平西、平北);前、后、左、右将军;

诸三品杂号将军(征虏、征蜀、镇军、镇护、安众、安夷、安远、平寇、平虏、龙骧、辅国、都护、轻车、虎牙、冠军、度辽、平狄、平难等)。

4)第四品

护军将军、武卫将军、中卫将军、中垒将军、诸四品杂号将军(中坚、骁骑、游击、左卫、右卫、前军、左军、右军、后军、建威、建武、振威、振武、奋威、奋武、扬威、扬武、广威、广武、宁朔、左右积弩、积射、强弩等)。

5)第五品

鹰扬、虎烈、宣威、折冲、凌江、昭烈、宣德、威虏、捕虏、殄虏、扬烈、威远、伏波、虎威、宁远、荡寇、昭武、昭德、讨逆、讨寇、破虏、殄吴、建忠、立义、怀集、横野、楼船、复土、翼卫、讨夷、怀远、横海、忠义、建节、绥边、偏、裨等杂号将军

【蜀国将军名号】:

大将军(蒋琬、费褘、姜维)

右大将军(阎宇)

骠骑将军(马超、李严、胡班)

右骠骑将军(胡济)

车骑将军(张飞、刘琰、吴壹、邓芝、夏侯霸)

右车骑将军(张翼、廖化)

卫将军(姜维、诸葛瞻)

镇军大将军(宗预)

抚军将军、四征将军(缺征南,资深者为大将军)

四镇将军(资深者为大将军)

安南将军、平西将军、平北将军、前后左右将军、征虏将军、镇军将军、辅国将军、辅汉将军、振威将军、奋威将军、扬威将军、扬武将军、安远将军、荡寇将军、昭文将军、昭德将军、讨逆将军、讨寇将军、讨虏将军、秉忠将军、忠节将军、建信将军、安汉将军、军师将军、镇远将军、执慎将军、抚戎将军、绥武将军、翊武将军、兴业将军、副军将军、翊军将军、辅军将军、绥军将军、牙门将军、偏将军、裨将军。

【吴国将军名号】:

上大将军(陆逊、吕岱、施绩)

大将军(诸葛瑾、诸葛恪、孙峻、孙琳、丁奉

抱歉,评论功能暂时关闭!